在生產實踐中,我們發現影響瓦楞紙板黏合強度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:
一是黏合劑的質量。這是影響瓦楞紙板黏合強度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因素。黏合劑是由淀粉或聚乙烯醇等黏性物質再配以其它化學物質制成的,它的配方、制作工藝、加水比例等對紙頁間的黏合起決定作用。制糊配合失誤導致糊液黏度不穩定,許多紙箱廠在質量控制點的選擇上,都選擇黏合劑作為小組活動研究的主要課題。
二是紙張質量。除了黏合劑作為黏合的中間媒體之外,紙的質量對黏合也產生一定影響。紙的質量主要應注意紙的水份、施膠度、平滑度(粗糙度)等平滑度測定儀。
三是生產環境因素。環境過于潮濕;紙頁之間初黏速度太慢,進入下道工序時,易產生分離;環境干燥,黏合劑過快失掉水份,紙頁還未充分吸收黏合劑,也影響黏合強度。
四是設備和加工因素。如瓦楞棍缺口,表面不平易造成局部黏合不上,壓輥壓力不勻或不足,車速快慢等都能影響瓦楞紙板的黏合質量。
五是楞形因素。不同的楞形,其黏合的面積不一樣。在一定長度內,楞數越多,黏合面積越大,黏合的強度也越大。
六是人為因素。生產中糊液量使用多少,要根據黏合的速度來調整用糊量。
測定瓦楞紙板的黏合強度,不僅能了解瓦楞紙板的質量情況,更能用于控制瓦楞紙板生產的質量。當發現瓦楞紙板黏合強度不足時,可以通過平滑度測定儀分析,找出不利因素加以克服。如上述分析諸因素中,關鍵是黏合劑。如果紙質、環境、楞形等因素發生變化,則黏合劑的配制也應作相應的變動,才能制造出黏合良好的瓦楞紙板。通過對瓦楞紙板黏合強度的測定,我們就可以掌握瓦楞紙板黏合質量的變化情況,適時調整黏合劑的配制,從而達到減少消耗、提高產量和質量的目的,使生產進入良性循環狀態。如果是設備因素,就要及時維修設備。假如是車速影響,就應調整到合適的車速。通過測定瓦楞紙板各黏合部位的強度,及時、明確指出黏合不良發生在哪一個機臺上,車間及時調整生產工藝、改進工藝就有了依據。